内容简介
作者分六章详细阐述了肺大肠系统疾病、心小肠系统疾病、肝胆系统疾病、脾胃系统疾病、脏腑兼证及其他辨证,并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充分结合现代医学病理生理的发病机制,以证型为纲,对脾胃病相关各脏腑证候进行梳理,指出它们与脾胃病的关系。同时,对同一证候疾病的中西医认识和治疗方法逐一进行了比较。本书适用于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的中青年医务工作者,对于中医药院校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和中医爱好者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摘要@@@
@@@编辑推荐@@@
※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汲取现代医学的科学理论,促进中医药理论的发展。
※理论上深入浅出,简单明了,使中医对脾胃病相关证候的认识与西医的病理生理发病机制相互贯通。
※作为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教材,学习并考核通过后,可申请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二类学分
※该书是专业必读书。
@@@编辑推荐@@@@@@作者简介@@@
李军祥: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消化病临床重点专科负责人,中国中西医结合肠病联盟主席,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新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33余项,获教育部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主编著作11部,发表论文211余篇,其中SCI收录19篇,发明专利9项,开发院内制剂二个,科技成果转让二项。
陈胜良:医学博士、理学博士、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后。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行政副主任,仁济医院南院消化科执行主任。中华消化心身联盟北京医爱公益基金会创始人,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消化心身疾病组组长、胃肠动力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委员、消化学组组长,世界中医联合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常委,上海市医学会消化系病分会胃肠动力组副组长,Psychosomatic Gastroenterology 创刊主编。擅长领域:神经胃肠病学、胃肠道粘膜癌前状态、消化内镜治疗。
@@@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肺大肠系统
一、大肠湿热证
二、大肠液亏证
三、腑实热结证
四、肠虚滑脱证
五、大肠虚寒证
第二章 心小肠系统
一、心火亢盛证
二、小肠气滞证
第三章 肝胆系统
一、肝气郁结证
二、肝火上炎证
三、寒凝肝脉证
四、肝胆湿热证
五、肝血虚证
六、肝阴不足证
七、胆腑郁热证
第四章 脾胃系统
一、胃火炽盛证
二、寒滞胃腑证
三、食滞胃脘证
四、胃气上逆证
五、胃气虚证
六、胃阴虚证
七、寒湿困脾证
八、湿热蕴脾证
九、脾虚湿热证
十、脾虚湿困证
十一、脾虚水停证
十二、脾虚气滞证
十三、脾虚食积证
十四、脾气虚证
十五、脾气下陷证
十六、脾阳虚证
十七、脾不统血证
第五章 脏腑兼证
一、心脾两虚证
二、肝郁脾虚证
三、肺脾气虚证
四、脾肾阳虚证
五、肝肾阴虚证
六、饮留胃肠证
七、脾胃虚弱证
第六章 其他辨证
一、寒热错杂证
二、气滞血瘀证
三、瘀血内结证
四、瘀热互结证
五、气滞湿阻证
六、痰气交阻证
七、痰瘀互结证
八、热毒炽盛证
@@@目录@@@